2015
同曦:走得快,更要走得穩(wěn)
南京日報訊(記者 馮興)
CBA元年“初體驗”表現(xiàn)不錯獲各方點贊
CBA常規(guī)賽落幕,第一年進入CBA的江蘇同曦隊最終以10勝28負位列積分榜第17位。賽季初,同曦確定了“不做后三名”的目標,球隊不僅完成了這個目標,甚至在常規(guī)賽收官階段戰(zhàn)勝了實力強大的廣廈男籃,扮演了一次季后賽“攪局者”的角色,對于去年夏天才從NBL升上CBA的新軍來說,這樣的成績讓同曦收獲了來自各方的點贊。然而當(dāng)CBA“初體驗”的新鮮勁過去,在其他新軍當(dāng)中走得最快的同曦隊能否在CBA站穩(wěn)腳跟,是需要冷靜下來思考的問題。
7年投入近2億終進CBA
10場勝利只是“找感覺"
同曦集團曾是江蘇南鋼隊的冠名贊助商,2004——2005賽季,南鋼殺入總決賽那年正是同曦冠名的,隨后,熱愛籃球的同曦集團董事長陳廣川決定“另起爐灶”,成立了江蘇同曦籃球俱樂部,從NBL聯(lián)賽打起,歷時7年,投入近2億人民幣,終于在去年獲得了進入CBA的資格。
CBA首賽季取得10場勝利,在不少球迷看來,這對于初入CBA的隊伍來說,已經(jīng)算不錯了,但同曦俱樂部總經(jīng)理胡衛(wèi)權(quán)深知隊伍尚存不小差距,他對記者說:“20歲的CBA已經(jīng)越來越規(guī)范,與過去我在江蘇南鋼俱樂部帶隊時候有很大區(qū)別。同曦的CBA元年,更多是在適應(yīng)職業(yè)化的運作、高強度的比賽和身體對抗,整個賽季,我們還在找感覺。”
培養(yǎng)本土球員
還需打造同曦隊的CBA明星
第17名的成績讓同曦排在近兩個賽季進入CBA的新軍的前列,除了隊伍團結(jié)拼搏外,新軍享有的三外援政策幫了不少忙,外援在同曦隊贏得10場勝利的過程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。本土球隊方面,同曦隊只有3名老將擁有CBA經(jīng)驗,更多的年輕選手在面對高強度對抗過程中還顯得稚嫩,而在表現(xiàn)出色本土球員中,蔡李龍又是從南鋼臨時租借的,下賽季能否留隊還是一個未知數(shù),這意味著同曦下賽季內(nèi)援的培養(yǎng)和引進需要投入更多。
同曦集團董事長陳廣川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候表示:“不僅培養(yǎng)本土年輕隊員,同曦還要打造球隊球星。”本賽季,小將馮欣入選CBA全明星技巧賽,并闖進決賽,盡管沒能奪冠,但馮欣的出色表現(xiàn)引各方關(guān)注。“下賽季,同曦會在人才等方面加大投入,球隊需要個領(lǐng)袖球員。”陳廣川對記者說。
避免步云南四川后塵
走得快更要走得穩(wěn)
在CBA升班馬中,同曦并非最驚艷的隊伍,2004—2005賽季,云南隊進CBA第一年就打進四強,但隨后俱樂部出現(xiàn)了欠薪、后備無以為繼等諸多問題,很快從CBA的名單中消失了。球迷郝書兵對記者說:“一個球隊是不是強大不能只看一個賽季,而要多看幾個賽季,能到了季后賽還有一定的表現(xiàn)才算是真正的實力隊伍,這是不容易的,看看去年四川隊打得也不錯,可是今年的成績就不如去年了,而且被媒體曝出的引援過程問題說明俱樂部還很不職業(yè),所以同曦不能過早地高興,要一場一場地打,一個球員一個球員地培養(yǎng)。”
避免步云南和四川隊的后塵,是需要同曦清醒認識的一件事。同曦主帥徐強對記者坦言:“在CBA,贏幾場比賽,爭取不墊底,這樣的目標或許不算太難實現(xiàn),但如今各隊都實力強勁,(排名)越往上走,多贏一場都非常困難。球隊想要(在排名上)往上走,外援是一個方面,另外培養(yǎng)好梯隊和后備人才,讓隊員通過聯(lián)賽打磨,在技術(shù)上、心理上都成熟起來,才能夠讓同曦更具有競爭力和話語權(quán)。